[摘要]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单一,大部分依靠内源性融资,政策性融资并不能满足全部的资金需求。通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即中小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企业总就业人数中专业技术和研发人员比例较高,研发投入在企业总产出中比例也比较高,高技术在企业价值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中小企业的统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相比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更难以通过传统融资模式和融资渠道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很大,外源性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比例偏低。企业自筹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其次是金融机构贷款和技术创新基金。但是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内源性资金不足,且难以获得其它的融资,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情况严峻。因此,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资金,成为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首要问题。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相对于普通行业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期及发展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日常运转,而仅仅依靠内源资金的支撑是不够的,此时政府性基金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业基金,二是政策性银行贷款。首先,虽然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政府设立了一些专项基金,但是按照有关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的资金额度一般不得超过100万元,资金的数额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大的需求,并且申请资金的审批时间长、审批手续复杂,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创业基金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的可能性较小。其次,相比于对其他传统行业如餐饮业、制造业等投资来说,我国政策性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比重非常小,而且在抵押担保方面的要求与普通商业银行基本一致,不能放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要求,也没有更多的优惠措施。
(二)银行贷款门槛较高
我国现阶段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信贷体系,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主要考察的是企业的财务报表、信用记录及抵押资产等一系列完整而真实的财务信息,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提供审批贷款所需的这些信息,因而很难从银行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并且,即使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提供这些信息,也很难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银行贷款的发放较为谨慎。同时,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时会选择租用厂房等固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等活动,企业价值体现在知识产权方面,固定资产购置相对偏少。而当向银行贷款时大多数都需要有抵押物或者通过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但初创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持有固定资产等的抵押物数量不多,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如果通过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除了要向银行支付利息以外,还需要支付给担保公司担保费和保证金及额外的评估费、手续费等,这无疑提高了融资成本。
(三)企业自身存在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