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你好,本网站信息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使用,权威信息请以省教育考试院为准!
咨询电话:0731-88626137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难点资料(八)

时间:2022-02-18 访问量:649

一、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

1、中国的佛教是外来宗教,来自于印度,创始人是悉达多·乔达摩。

9-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重难点资料(八).jpg

2、佛教四谛∶苦集灭道,是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道理或真理,也称"四圣谛"。

3、佛教的修行方法是戒、定、慧。

4、佛教原先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后者逐渐发展为强调"慈悲普度"。

5、12世纪左右,佛教在印度溃灭,世界佛教中心移到中国。此前,佛教在两汉之际就已传入中国,可以是汉明帝永平十年左右。

6、魏晋时期,佛教分为三派,即心无派、即色派、本无派。

7、梁武帝、慧远和竺道生是南北朝弘扬佛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学说是建立在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的思想基础上。

8、隋唐二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就表现形式而言,这时的佛教是一种宗派佛教。

9、中国化佛数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三教交融与儒学的宗教功能

1、中国历史上的三教是指儒、释、道三教。

2、传统儒学具有宗教色彩∶因为从思想渊源上说,儒学是夏商周三代思想的继承,而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神观念;整个儒家学说都是在天之下谈道德,做文章。董仲舒主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把天神化,也就是把儒家学说宗数化。此外,其宗教色彩还表现在修养理论上和修行方法上。

3、宋明理学具有一定的宗教功能。该学说治三教于一炉,是一种新儒学,其表现∶一是表现在作为其理论纲骨之"心性"学说。二是表现在其修行方法从修心养性转向禅宗式的注重证悟的明心见性。后人称理学是儒表佛里,也证明了这一点。


上班族抢先定制【学历提升方案】
免责声明:由于考试政策、内容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湖南自学考试网(www.hunanzikao.com)提供的上述信息仅供参考,如对内容存在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为准!

考试提醒

2025年湖南自学考试还有

考试时间:4月12日 - 13日

关注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可以更及时地获取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