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设置的动态化原则指区域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必须根据影响区域活动开展的因素,灵活增减或调整区域。
(1)记录儿童各个方面的成长历程;
(2)反映儿童在某一方面的发展水平和过程;
(3)让以后的老师了解儿童先前的表现;
(4)为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
(5)反思教师的教育活动;
(6)评价教育方案;
(7)与家长交流。
(1)要关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目标或体智德美目标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到每一领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全面性。
(2)要关注内容与目标的关联性。
(3)要警惕偏重达成智育目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其他方面目标的内容。
(4)要警惕偏重达成语言和科学目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健康、社会和艺术目标的内容。
(5)要警惕偏重达成认知和动作技能方面目标的内容,而忽视达成情感态度目标的内容。
(1)活动自主性高;
(2)个体化活动为主;
(3)指导具有间接性。
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这种课程实施观导致教师生搬硬套地照搬课程计划中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等,完全按照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它漠视教师和幼儿的主体价值,使实施的课程有利于教师和幼儿的心灵世界之处。
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或班级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既看到了课程编制的专业性,认为课程专家是课程的主要生产者,也看到了课程实践情境的复杂性,认为教师具有对课程的改编权。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加以调整。